|

可信组件

友情链接

  • 上海市上海农场
  • 地址:江苏省大丰市上海农场
  • 邮编:224153
  • 电话:0515-83265004

高新技术助力上海农场护航水稻绿色生产

2021/08/24 09:10

近年来,上海农场坚持聚焦新“三力”建设,着力构建“一强二优三高”新格局;坚持走好科技农业、精品农业、品牌农业之路,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、智慧、无人农场示范基地。随着高新技术涌入农业生产,上海农场借力高科技护航水稻绿色生产,走在保证粮食安全,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列。

无人机,翼样精彩。

近年来,无人机在农业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,范围也越用越广,为了将无人机更好地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,上海农场积极探索、推广无人机使用,让域内天空绽放异样精彩。

无人机飞防,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,2021年上海农场水稻季9万余亩稻田,推广全程无人机飞防技术,在减少用工的同时,解决了传统大机防治带来一系列问题;与传统轮式机车相比,飞防作业不碾压作物,土地利用率可提高6%,亩产增加50-60斤;无人飞防飞行轨迹稳定、雾化喷洒均匀,可进行夜间精准作业,实现防治减药、高效的目的。

无人机施肥,为了解决传统大机抛肥带来的车轮印问题,以及重抛、漏抛等不均匀现象,上海农场探索新型施肥方式: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无人机施肥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肥料施用流程,每亩节约机械作业成本12元。双管齐下,上海农场探索无人机施肥,同样可以解决传统施肥问题,抛肥更均匀,肥料投入减少;为解放劳动力,农场探索制作配套装肥机代替人工,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。同时,配合多光谱无人机对田间叶色、长势、苗情进行精准查看,制作处方图,实现变量施肥,精细化管理。

无人机巡田,以高清地图为底图,总览农场的水稻种植、生长信息,以无人机代替人工,巡查田间土地平整、水层状况、田埂状况、作物长势等,无人机每小时可巡田1000亩左右,比人工巡田效率提高10倍以上,可及时针对巡田状况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调整。

智能灌溉,浇灌硕果。

上海农场自主研发,推广使用“一人万亩”智能灌溉系统,可实现从泵站、干渠到田间进退水的全过程智能控制。结合农业物联网设备,可实现农业水层管理的无人化。通过平台可实时查看设备使用区域,目前该套系统在上海农场灌溉区域面积已达10729亩,安装设备总数1856台,可实时获取土壤(氮磷钾)、气象(温度、雨量、PM2.5)等数据,通过数据积累,形成水层管理模式。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实现田间进排水全程自动化,代替传统人工开关闸门和田间来回奔走巡查,降低了劳动强度,节省劳动力约80%,人均管水面积从百亩提高到万亩。

上海农场为坚持走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,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,一方面可以配合各项高新技术和试验示范的推广,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,为粮食的稳量保质提供基础的设备保障。

信息化系统,统揽全程。

近年来,上海农场着力打造农业信息化平台,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模式,在人员管理上开始使用OA软件,在农田设施配备上使用智能化灌溉、物联网技术,在大田管理上使用无人机、大宗物资平台等,将高科技融入智慧农场建设中。为了深化大田管理的信息化程度,上海农场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,推广使用MAP(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,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)系统,实现农事管理全程的信息化记录,为基层技术人员减负。

上海农场加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建设,推进无人飞防、施肥、巡田、水肥一体化、智能灌溉和信息化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,初步实现水稻耕田、播种、管水、施肥、打药、收割等环节向智能化模式不断迈进,形成具有上农特色的智慧农业模式,护航水稻绿色生产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。(李银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