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战场上的硬核书记
——记沿海水利防疫一线党支部书记李海平
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当上海农场防疫战斗下发指令后,李海平闻令而动,勇挑重担。为了高效指挥作战,他专门创建了“沿海水利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群”,快速协调人员,编制作战方案,仅几分钟的时间所有成员组织到位,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应运而生。
面对疫情形势紧、任务重的高压态势,李海平临危不乱,成立“党员突击队”、“党员后勤保障组”,做好人员摸排、防疫宣传、卫生整治、物资领购、人员值守等工作,每个作战环节布局科学严谨。
在收到封锁花园路的通知后,他连夜到达花园路口,对花园路口的过往车辆进行排查,查验身份证、苏康码、核酸检测证明、测量体温并认真登记在册,一些年纪大的群众,不会用手机出示信息,他耐心教导,帮助他们学会在手机上面查信息,在依旧带些寒冷的风中,值守一个晚上,切实做到逢车必查、逢人必测、不漏一人、严防死守,牢牢把控好疫情传播的第一道关口。他单薄的衣衫下有着最坚定的灵魂,寒风中的值守充分体现了党员冲锋在前,勇于担当的大无畏奉献精神。
连夜值守之后,白天的他依旧没有休息,他不仅到公司各个防控点指导工作,还带领沿海水利员工参与到每天保障30万份闵行区市民蔬菜供应支援项目中去,事必躬亲、毫不懈怠、在他的号召下,沿海水利俨然上演着抗疫“全家总动员”。
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,但工程建设不能因为疫情而一直困住脚步。李海平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对接各部门,就疫情对公司生产的不利影响进行研判、分析,对于拦在发展路上的“拦路虎”,他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逐个击溃,尤其在智慧农业的升级与推广、工程建设的开工与管理、创新转型的思路与抓手等工作做了细致的考量与布置,为随时启动发展理清思路、坚实基础。
在上海疫情越发紧张的时刻,农场紧急招募志愿者的时候,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,作为沿海水利的领头雁,他毅然参与报名,离开相对安全的环境,加入上海主战场,没有专业化的防护服、护目镜,赤膊上阵分拣包装蔬菜,即使热得满脸通红,疲惫不堪,依然坚守一线,认真履职尽责。
风急浪骤时,中流砥柱显。虽然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,泣鬼神的壮举,但他用汗水,用党员的先进性、积极性为筑牢防控疫情的“铜墙铁壁”做出了最完美地诠释。在他的带领下,沿海水利已然凝聚起了磅礴的斗志:防疫之战,使命必达!(韩贞贞)